新闻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中心 >> 行业新闻
绿色工业: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绿色发展竞争
时间:2015-03-17  浏览:1868次  

  工业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耗能大户和排污大户。促进传统工业改造、新兴绿色产业扩张和绿色服务业发展,加快工业绿色发展,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,也是“调结构、转方式”的重要抓手,更是参与未来绿色发展竞争,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

  九三学社调研发现,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工业节能减排、清洁生产、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,但工业绿色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


  认识尚不到位,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底数不清。在工业领域,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源计量、统计等工作滞后,行业能耗统计、监测体系不完善,能耗情况不清。符合市场规律的绿色发展促进机制尚未形成,资源能源价格扭曲。我国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,九大重点耗能行业单位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%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水、电、油、气、矿等资源价格既未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,也未反映环境治理成本,造成能源资源过量开采、使用浪费和低效配置,制约了工业发展转型。监管机制有待健全和落实,科技支撑能力不足。科技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但我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、新能源开发、污泥处置等领域仍然缺乏核心技术。


  工业绿色发展,我们应从依靠行政手段向积极培育市场机制,辅以综合经济和行政手段、营造法律制度环境的方向发展。为此,九三学社提出以下建议。


  一是将工业绿色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。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严峻形势,应紧紧把握全球的绿色发展机遇,将工业绿色发展提升到事关国家经济安全、人民群众福祉和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高度,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。为此,必须尽快开展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等基础性工作,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战略。开展全国性调查,在综合研究我国资源储量和能源进口趋势、环境承载力、经济发展速度及资源消耗、能源利用能力的基础上,明确工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、战略目标、发展路线、整体布局、优先领域和重点支撑;结合国土主体功能区划、产业梯度转移、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趋势,确定各地、各行业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。


 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建立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。探索高标准的梯度激励机制,设立“两型”企业建设专项基金,建立不同行业“两型”企业的标准和认定体系,对达到标准的企业根据高出标准的水平给予梯度激励。


  三是发挥市场作用,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。全面建立市场化的节能减排交易机制,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交易立法,规范交易方式、规定市场参与者的权利责任义务等。在节能方面,建立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机制,通过控制能耗总量,确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,形成兼顾总量与效率的良性调控体系;结合各省市区实际,科学分配能源消费总量,并分解到地区和企业;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试点能源指标交易机制。在减排方面,总量确定要以经济发展情况、清洁能源规模、企业减排能力提升趋势为依据,与能源消费总量指标互为参考,针对可能出现的过量供给和过量需求建立干预调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与绿色发展竞争节机制。从需求侧引导工业绿色发展。在扶持方式上,强化政府采购、应用示范、购置补贴等绿色产品的需求侧补贴,采取加强认证和赋予标识等方法,提高产品的社会公信力。


 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,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。着重加强节能改造、重金属污染减量、有毒有害原料替代、主要污染物削减以及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技术研发,关键课题应动态纳入重大科技专项。


  五是建立健全法规政策,完善法律法规体系。尽快制定《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》;加快《循环经济法》立法进程,尽快出台废弃资源分类回收、旧品经营和再生利用管理的法规条例;扩大环境保护法侵权范围,实行举证责任倒置;在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界定环境资源犯罪,扩大定罪范围,追究干涉环境资源执法行为的责任。规范工业绿色标准体系,进一步完善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体系,修订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,扩大标准覆盖面,全面提高“高消耗、高排放”行业准入门槛;修订减排统计监测和核查核算方法,并实现监测数据共享。

 
版权所有:磁谷科技(集团)有限公司   辽ICP备14018145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