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中心 >> 行业新闻
李毅中:“十三五”节能产业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元
时间:2015-12-15  浏览:2333次  

  12月10日在成都召开的2015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,全国政协常委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用数据对比分析了“十二五”各项工业节能环保指标之后表示,十三五期间,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元。


  李毅中在大会上做的主题报告是“把握宏观经济走势,发展节能环保产业,推进工业绿色转型”。他在报告中指出:节能环保产业是为提高能效、节约能源、防治污染、保护生态提供全面服务的新兴产业。他对今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五项要求: 第一,节能环保产业应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。因为从上游看,能源、原材料领域多为“双高”行业,主要发生在生产过程。从下游看,装备制造业、电子制造业、消费品工业更注重在使用过程的能耗和形成的污染;第二,大力研发、研制、推广、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产品。“十三五”重点行业能耗、物耗及排污要明显下降,2025年达到世界先进。要加快制造业绿色制造,鼓励企业技术装备更新。大量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先进技术装备投用;第三、服务化要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方向。节能环保产业服务内容包括硬件、软件。第三方治理要由节能环保企业承担;第四,节能环保产业拉动有效投资,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。各级政府2013年环保支出3382亿元,同比增长14.2%。目前我国可行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,可带动上万亿投资,污水、烟气治理需要投入8000亿元。第五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大企业集团。


 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是由工信部指导,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主办的。大会由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工业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主持。
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在会上做了“环保产业现状和十三五趋势分析”的发言。他认为,我国绿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逐年提升,环保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升,环保产业结构、装备能力和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,环保产业重点也逐渐由末端治污工程转化为减少污染和运行。“十二五”环保产业呈现了阶段性特征,表现在投资需求巨大、投资缺口大、投资领域不均衡、投资效益不高、局部区域环境不堪重负。“十三五”环保产业将会有一系列的转变,首先,投资重点有所转变;目前我国在水和大气的污染治理投资比重占到80%,而土壤仅占20%。其次,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全流程治理转化;第三,环保企业将向大型化、集团化发展;第四,产业将从政策驱动向政策与科技双向驱动发展。


 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大会上报告主题是“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,全面推行绿色制造”。高云虎分析了“十二五”工业能耗指标和国内外相关指标的差距,他说,“十二五”前四年,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、水耗分别累计下降了21%和31.9%,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。但是,我国工业能效、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,其中钢铁行业国内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6-7%,石化化工落后10-20%;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69立方米,还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,韩国的55立方米,因此,推进工业转型升级,仍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。


  高云虎说,今年5月,国务院正式印发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,强调要“全面推行绿色制造”,把绿色制造工程确立为五大工程之一。为此,工信部已编制完成了《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》,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实施:一、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。聚焦重点区域、重点流域、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,抓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、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和基础工艺绿色化改造;二、扎实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。重点实施工业固废规模化、高值化利用,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,推进产业绿色协调链接,发展再制造产业,培育一批再生资源骨干企业和集聚区;三、积极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示范。突破节能关键技术装备,提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,开发资源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装备,开展示范应用,组织绿色制造技术产业化专项;四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。以企业为主体,以标准为引领,以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工业园区、绿色供应链为重点,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为支撑,建立健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,推行绿色管理,强化试点示范,大力提升绿色制造基地能力。


  本届节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为期三天,同期还举办有全国工业园区节水治污技术交流与示范工程研讨会、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、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论坛、工业园区治污解决方案与管理研讨会、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研讨会、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及经济性研讨会、全国净水行业节水认证启动暨技术研讨会,以及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。国内外近1000名专家、学者、企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。

 
版权所有:磁谷科技(集团)有限公司   辽ICP备14018145号-1